【思维】怎么保持项目创新激情

问题

在大厂做事情,很容易出现被卷或者同质化竞争。在我看来,很多同事都是顶尖名校毕业,整体素质都非常地好,单纯从某些技术点或细节来看,大家都能思考的非常地好,解决的也非常地棒。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个新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发现最终大家都开始同质化争抢,导致大家都会很焦虑。

以大模型的数据供给为例,在围绕数据的质量+规模做了快一年之后,我们还是在围绕数据+规模在持续的投入,对上对下对外都感觉我们一直在做这个事情,但整体的方法论等都还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目标

作为项目的Leader,希望能够有些新方法、新领域、新高度来讲大模型的数据域做创新,向上向下向外传递我们本身的声音和价值。

方法

在围绕目标做各种动作之前,首先我们需要能够围绕目标做前期的调研,包括业界最新前沿动态,集团内部(以及业务方)视角、上层Leader视角以及自己视角来分别看。这个链路方向依序会从看的更清楚+可操作性更弱朝着看得更模糊+可操作性更强演变;对于个人来说很容易陷在可操作性强的地方出不来。(一直埋头干活、仰望星空更少了)。

下面也主要是以大模型的数据域展开。

1)开拓新领域(无中生有)

如果能开头新领域,一方面又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更低层次的竞争。但想开头新领域,但它的难度也是最高的。
1)从更高维度往下看。从整个大模型的发展趋势的角度上要看到业界最新进展;以及和上下游业务(比如模型训练、模型应用等)深度探讨对数据的需求(比如质量、规模、多样性等),以及数据相关目标(比如质量目标、标注目标、规模目标、多样性覆盖目标等)。
2)从未来来看现在。考虑未来业务的发展需求,补齐数据版图。
3)第一性原理角度。 考虑大模型发展本质根因,看能否从根因角度来看。

2)横向做扩展(串联、跑马圈地等)

1)关键节点串联:比如考虑如何将数据更流畅的服务给应用+模型;如果将模型本身能力的提升反过来赋能数据;
2)业务横向拓展:比如在A、B、C等业务产出之后,能否快速赋能D、E、F等业务。

3)垂直做深度(精耕细作)

1)深度优化核心节点:比如在数据质量的模型选择(比如精度、人效、ROI等)方面都能持续提升。
2)丰富可用性:比如将核心能力产品化、自动化、流程化、pipeline等。

策略

在确定了问题、目标和方法后,我们需要结合本身的资源做策略调整。

1)确定核心事项
在做完分析之后,需要确定资源优先投入哪些核心事项。

2)核心事项跟进
关注核心事项情况,能够确定核心事项能正常推进。

3)核心问题速解
出现问题,要高优快速解决。

# 思维  

评论

公众号:mumuser

企鹅群:932154986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