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更有效的思考问题

要重视问题

从古至今,我们总是希望在任何时刻、任何事情上都能顺顺利利。工作上不要有任何差池、生活不要有什么矛盾与争吵,学习上不要有什么困难;我们的系统不要有任何BUG、我们的国家不要有任何灾难;我们的社会不要有什么恶性事件等等。总之,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社会、国家,我们都始终追求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风调雨顺。

但往往并不如此,怕什么来什么似的。工作上,我们常常疲命于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上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口角;社会上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耸人听闻、啼笑皆非的各种事件,各种突发事情不时涌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作、生活、社会、国家等不同的层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我们想逃避就可以逃避得掉的。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价值三方面阐述。
在这里,我们首先阐述本文的问题思考模型。

思考的模型

下图是我总结的关于如何思考问题的模型图。

  1. 首先,问题并不是单独处在的,它是依附在系统里。
  2. 其次,问题背后往往是标识着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
  3. 再次,问题背后往往由强大的规律、趋势、熵增等定律掌控,也就是解决问题就需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定律。
  4. 再者,在规律、趋势、熵增的背后,往往蕴含了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影响。解决问题的背后,需要洞察到组织、机制的决定性影响。
  5. 最后,在整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我们既要层层剥离事情、规律、组织等影响,也要沿着事情的上游阶段和下游阶段不断横向探究溯源。
    问题思考驱动模型

问题的本质

  1. 首先、要定义核心的问题
    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冰山模型,很多人都会基于冰山模型,来阐述知识、问题等等。其反映的就是,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部分,而更深层次、更重要问题、更本质的原因往往潜伏在水面下。
    冰山模型

下面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一个博物馆的东边外墙面上有非常严重的腐蚀,需要经常涂刷新的油漆。这一天,博物馆的主管发现墙面又腐蚀得很严重了,现在他需要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大部分人都会说,那就再喷刷一次油漆呗,显然这个回答就显得很肤浅。另外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就会提问“显然需要找出原因,为什么东边的外墙面腐蚀很严重?”,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油漆本身就有腐蚀性,因此要求清洁人员下次清洗墙面时换用低腐蚀度的清洁剂,这做出的决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强多了。但根据5Why原则,显然事情并没有完全的结束。
这个问题的根本推论如下: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东边的墙上经常有很多鸟粪粘着,用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

现在你肯定已经知道了,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东边的墙上有很多鸟粪?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而这些鸟以蜘蛛为食,所以经常在墙附近活动。

那么,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因为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虫子?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晚上,博物馆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在窗户那里安装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拉上窗帘,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

结合上面的例子,大家很容易的发现,分析问题,我们需要做到多问几个W,Why:为什么?Who:谁做的?What:做了什么?When:什么时候做的?Where:在哪做的,How:怎么做的,How Much:做到啥程度等。多次深究Why,结合我们的认知范围,我们是可以无限逼近最根本的问题原因。找到我们对应的核心问题。

我们给核心问题一个定义:在认知范围内的最底层的贴合到规律、趋势、熵增等定律发生的原因。还是以上面的问题为例,它的本质原因在于:博物馆的东边在光及虫子的趋光性双重影响下出现了问题。要解决至少有两个途径:1、遮光;2、杀虫。

  1. 首先、要关联问题的事物

问题具有欺骗性,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对于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程度,受限于角度、认知、群体等影响,不同的人会有非常大的认识差异,甚至在A看来的问题在B侧根本就不是问题。
例如,A城市火车停运,对于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于乡村百姓可能无关紧要;也并不影响民航运转。
问题的重要紧迫性往往就依赖于要其关联的事物及事物阶段。
就如下图所示,显然,如果我们发现问题关联到的是重要事物,我们就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处理,这样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做关联问题的事物,背后透露的两个信息是:1、问题的价值依附于事物本身的价值;2、受限于精力、时间、资源、观念、认知等因素,需要优先处理更高、更好、更具损益、扩散、广度的问题。
问题关联的事物

  1. 再次,要分析关联的定律
    在确定了核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后,需要结合我们的认知,分析和确定背后关联的定律(包括规律、趋势、熵增等)。下面,我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的几个强大的定律呈现给大家。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贴合这些规律来分析和展开。

    •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往往比其他规律更加强大。当它和其他规律起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覆盖、推翻其他规律。在我们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结合马太效应,充分发挥增强回路,以最小的力度来驱动,获取最大的结果。
    • 历史类比法
      世界的表象虽然在永恒的创新当中,但历史的某些深层结构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过回顾历史,我们能够触到未来变化的可能。
    • 差异化竞争
      面对同质化竞争,要找准最为核心的关键因素,选好恰当的角度、力度切入进去,往往事倍功半。
    • 人口变化
      当它与其他规律冲突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推翻其他规律而保证自己的留存。
    • 量变与质变
      质变:不是小幅度的量变,而是十倍、百倍的变化。形成了足够的壁垒。
    • 统计思维
      针对问题,结合事物,做相关性的数据统计,主要是为跨事物的横向思考,从中发现普世问题、规律和价值等。
    • 关键驱动
      问题的因素往往有很多中,但核心的问题原因往往就1-2个,要重点分析和解决这核心原因。
      更多规律,请参考《深度思考
  2. 最后、要分析背后的机制

在分析了问题的规律后,我们希望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就需要人的推动和规律的自驱动,显然,更基础的是人的因素。人是问题解决、事物运转的动力。

一般而言,每个生命体、组织体都是含有自我纠错的能力和机制,具备一定的容错性。所以,当问题不断涌现时,往往就意味着生命体、组织体出现了比较重大的问题。并且可能是模块化、体系化的坍塌。

因此,在当事物的问题不断涌现时,我们要绷紧神经,从事物背后的组织、机制等方面去探究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方面需要后面认真研究后,再来深度探讨。

思考感悟

  • 问题并不可拍,问题是警示灯,它或许提示着事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踢石子事物的内在规律发生了变化;或者提示着事物的组织、运转机制需要调整。
  • 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有了对事物再次升级认知的机会,代表了一次有一次的机遇。我们要抓紧每次的问题机遇,创新认知,把握规律,提升机制。都是让每一步走的更好。
  • 要体系化、层次化的思考问题。既要把握问题背后的规律的需求、价值;也要把握问题带来的机制、组织挑战;更要不同层次、体系化的深度思考问题将会带来的变化。

评论

公众号:mumuser

企鹅群:932154986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