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

第一章、思维逻辑链

  • 什么是深度思维
    •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 逻辑链条
    • 一个是向前追溯原因
      • 逻辑链条延展得越长,你的思维能力就越深刻。
      • 5Why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要疑问,不要质问(不要成为杠精)。要往我们可以控制的事项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的内容。
        image.png
    • 一个是向后追寻结果
      • “所以呢?”“那又怎么样?”“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image.png
    • 特别关注
      • 绝对推论与概率推论
        • 逻辑链条概率传导定律。当一个漫长的逻辑链条中有很多概率推论时,会发生逻辑损耗,其推论的威力和准确度会逐渐降低。
        • 当一个漫长的逻辑链条中有很多概率推论时,会发生逻辑损耗,其推论的威力和准确度会逐渐降低。
        • 既要做适当的推演,也要保持灵活变化——未来要在规划中边走边看。

第二章、换位思考

  • 你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共同认知:必须要构建共同的认知背景、逻辑、底层思考、情景、思维方式、生活体验等。

    • 你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 建立抽离感。把自己当成“他”,让你在需要换位思维的时候更容易抽离出来。
    • 观察喜好。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技巧,它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请在最短的时间里,观察并猜测身边某个人喜欢什么。
  • 六顶思考帽

    • 组成
      • 蓝色帽子。典型的组织者。
      • 白色帽子。典型的数据狂。
      • 红色帽子,典型的感性者。
      • 黄色帽子,典型的乐观派。
      • 黑色帽子,典型的保守派。
      • 绿色帽子,典型的创新者。
    • 意义: 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乐观思考、保守行事、创新思维。

第三章、可视化思维

  • 由于大脑“内存小”的弱点,我们需要图像来辅助才能达到深度思维的效果。图像的加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犹如低配电脑新加了一根内存条。
  • 可视化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包括任务的原始信息、你推演出的临时信息、你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
  • 可视化思维能带给我们更全局、更宏观的视角。
  • 分析工具
    • 矩阵分析法
      • 艾森豪威尔矩阵。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不重要的、不紧急不重要的。
      • 安索夫矩阵。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单一市场,称为市场渗透;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多个市场,称为市场开发;使用多个产品,服务一个市场,称为产品延伸;使用多个产品,服务多个市场,称为多元经营。
        image.png
        相关图片(做更容易的事情,做更重要的事情)
        image.png
    • 工作仪表盘
      • 仪表盘是为解决复杂问题而设计、制造的。虽然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各类仪表盘,不过能够应用它们的还是少数人。
      • 蔡格尼克效应是指,我们的大脑对于未完成的事情有更深刻的印象,会自动提醒我们这件事情未完成。

第四章、流程思维

  • 伟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有某种秘籍,而是来源于对流程的掌控和优化。你需要识别流程的结构、类型,并学会全流程优化的方法,这才是在真实世界里成长为高手的方法。

  • 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 全流程优化具有复利属性。全流程优化在计算成本时适用的是加法,在计算成果时适用的是乘法。以加法计算的成本碰到了以乘法计算的成果,全流程优化以完美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复利的威力!
    • 对于复杂的流程,如果你做得好就是全流程优化,对应复利;如果没做好那就成了全流程损耗了,对应“复亏”。复利是很诱人,但“复亏”就很难受了。
    • 全流程优化是讲平凡人是如何变得伟大的,那么全流程损耗就是讲聪明人是如何走向平庸的。在复杂的流程中,一点点疏忽与懒惰都会随着流程的不断累积,造成巨大的损伤。
  • 流程的两种类型

    • 顺序型流程是指,流程随着时间自然展开,前后流程之间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 连贯型流程是指,前后流程之间联系紧密,前一个流程进行得如何直接影响下一个流程的进展。
    • 连贯型流程的工作,那么你面临的压力就非常大;而顺序型流程的工作压力就比较小,因为出错后造成的损失比较小。
  • 流程的两种结构

    • 如果某个流程有备用的资源和其他选项(无论备用的资源是否正在使用),那么它就是一个并行结构的流程。
    • 如果某个流程没有备用的资源和其他选项,那么它就是一个串行结构的流程。
    • 串行流程的风险比较大,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对整个流程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降低系统风险,一般会将串行流程变成并行流程,尤其是对那些重要的或者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更是如此。当我们提到全流程优化的时候,从串行流程转化成并行流程就是一种重要的优化方式。
  • 全流程优化

    • 优化最容易提升的地方
    • 优化最容易有问题的地方
    • 优化最重要的地方(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

第五章、生态思维

  • 由于生态中的事物是广泛关联的,所以个体事物的发展趋势、状态变化和各种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生态的影响。因此,你思考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应仅仅思考这个个体,还应思考他所处的整个生态——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与环境的关系。
  • 淘金模式
    • 具备生态思维的能力。当你听到黄金的消息、看到淘金的人群时,你不能只想到黄金和矿工,而要想到整个生态。你应该想,黄金吸引了无穷无尽的人,而人需要衣服、住宿、食物水源、工具等。所以你的机会不仅仅在于黄金本身,也在于其背后的生态。
    • 淘金模型的本质是一个共生模型。你会看到其他人,不是只看到竞争者,而要看到生态中的共生可能性。
  • 森林模式
    • 本质上是一个生态位模型。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中所处的位置,包括空间、时间、食物种类等因素。生态位思维的核心原理是,当你遭遇强者竞争时,除了与其死拼以外,你还可以选择避开它的(时间、空间、食物等)位置。
    • 进化是生物的基调,生态位的选择并不能替代进化的努力。
  • 池塘模式
    • 池塘模型的本质是平台模型。平台不仅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太平洋固然是一个生态,家门口的小池塘也是一个生态。太平洋享受到了万亿生物共同促成的那个大生态,小池塘也可以享受千百小生物繁衍的生机。

第六章、系统思维

  • 在复杂的情境中,传统的因果关系被颠覆,微观层面的静态分析失效了。你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更宏观的、系统的高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 理解世界的方式经常是分解型的、还原型的,这种理解方式假设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只要理解了各个部分,整体也就被理解了。
  • 系统思维则要求我们时常留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系统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分解型的思维在某些场合下是有效的,它让事物得到简化。
  • 操作流程
    • 第一步,绘制系统动力图。哪个因素推动了哪个因素?是增加还是减少?哪些节点和流向构成了循环?这是个起到无限强化效果的正反馈循环,还是个起到平衡制约作用的负反馈循环?
    • 第二步,识别那些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一般来说,涉及人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和情绪的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尽管有时候也很难),比如犯错要受到批评是一种信念,它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性、物理性的规律则不容易改变,比如疲劳的大脑容易犯错,老化的机器一定效率低。
    • 第三步,改变那些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那些制造问题、让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循环,你应该坚决打断它,而关键节点和流向的改变是重要的手段。正如第二步中提到的,这种能改变的东西往往与信念、情绪、思维方式有关,而人们一般又倾向于固守自己的信念和思维。但如果你想要登上更高的层面,你就需要打开自己的大脑,塑造一个开放的心智,敢于并习惯于承认自己的局限与错误,然后做出与众不同的决定。

第七章、大势思维

  • 趋势的一个妙处在于,每个人都在某个趋势中,每个人的命运都随着趋势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开。
  • 抓住趋势的本质 趋势不是瞎猜,是掌握规律。
    • 趋势就是事物发展的动向。不过这个解释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好像发现趋势就是预测未来。
    • 趋势,一定要有规律和逻辑支撑,否则就不叫趋势。
    • 越是强大、深刻的规律,就越能造就宏大的、确定性的趋势。
  • 强大的规律
    • 马太效应
      • 马太效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往往比其他规律更加强大。当它和其他规律起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覆盖、推翻其他规律。
    • 科技进步
      • 世界上最大的趋势多是来自科技的革新。
    • 政府规划
      • 技进步是用人和资金堆砌出来的。当那些顶级聪明的头脑和几十上百亿的资金进入某个领域的研究时,这个领域更有可能成为科技突破的方向。
    • 历史类比法
      • 世界的表象虽然在永恒的创新当中,但历史的某些深层结构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过回顾历史,我们能够触到未来变化的可能。
    • 人口变化
      • 当它与其他规律冲突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推翻其他规律而保证自己的留存。
      • 人口规律覆盖其他规律,任何经济增长和教育改善的利益都无法抵消人口快速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八章、兵者思维

  • 先胜后战

    • 为自己设计一条永不倒下的路。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 致人而不致于人

    • 致人而不致于人 看透隐藏关键点,掌握人生主动权。就是看上去你可以选择,但却是这样选也不好,那样选也不好,其实就是没得选。
    • 主动权即是利益。
  • 胜可知,不可为 追求胜利的正确节奏

    • 机会未到时,不可妄动,构建自己不可胜的桩。自己的不可胜需要充分修炼内功,而在修炼内功的过程中你可能毫无成就感,觉得很没意思
    •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命运永远不给你任何机会这种情况是几乎不会发生的。你的敌人一定会犯错,你的人生一定有某些重大的机会——只要你保持不可胜并且愿意等。尤其在这种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浪潮与趋势的诞生非常迅速,你不仅一定有机会,而且常常有很多机会。

第九章、慢即是快

  • 专注,是普通人的最好出路

    • 专注,就是把你(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个地方。
    • 要确认某个领域是否值得你专注努力,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它最好不要违反大级别的趋势。
    • 如何突破快速提高末期的技术瓶颈。各种思维技术的学习,能大大提高你突破瓶颈的概率。思维逻辑链可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可视化思维有助于你处理复杂信息并提高工作效率,换位思维则帮助你理解他人的想法——这些思维技术都会从某个角度帮助你去克服你所在领域的困难。
  • 精神图腾-司马懿

    • 即便用最正确的方法专注地持续努力,命运依然可以如此玩弄你。但命运最终耗不过时间,在漫长的岁月里,命运的一个微小疏忽,就会给你成就自己的机会。另外说明一下,这里不需要纠结2010年版电视剧中的司马懿的经历是真是假,历史上的司马懿实际如何,他只是一个图腾,代表了一种精神。

评论

公众号:mumuser

企鹅群:932154986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